|
中社村位於望安島中央偏西的一個山凹內,原名花宅,在清朝康熙年間即有文字記載,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古厝大多是典型的閩南式三合院建築,建材以咾咕石為主,因住民在光復前後大量遷徙到馬公及臺灣,原本150餘間的古厝在後期無人使用亦未曾改建,形成今日古厝林立卻大多頹倒的情況。
|
來澎湖必看的除了自然景觀,獨特的風俗民情與鄉土特色也是一絕,尤其「石敢當」的存在,凸顯民間信仰在澎湖先民心目中的地位與重要性,它是祖先與天抗爭、克服惡劣環境的一種鎮風止煞精神防衛系統,更是精神標誌。
|
澎湖先民認為在住宅、通衢要道、山頂、海邊等豎立「石敢當」,可以鎮妖、避邪、拘邪、拍穢、止風、止煞,所以紛紛在自家壁上、屋角及村落四周、路沖地帶、荒郊野外,海邊港口安放,以求平安,造型約分為「石碑式」、「器物式」、「石塔式」三種。
|
「石滬」是利用玄武岩和珊瑚礁堆壘的捕魚陷阱,漲潮時魚兒入滬,退潮時海水比滬牆低,魚群被困在滬內,這時石滬擁有者就可以到滬房內灑網抓魚;「牽罟」則是使用地曳網來捕魚的漁撈方式,又稱「牽網」,漁民駕舢舨到海上布網,當網沉到海底時,岸上的村民齊力將網拉回海邊,便能將底棲的魚類及蝦蟹「一網打盡」。
不過,最夯的莫過於好吃又好玩的「海洋牧場」,它原是政府輔導漁民在漁業資源日漸減少的情況下因應而生的箱網養殖產業,海上平台上有海鱺魚、花枝等生猛海鮮,現釣現吃及無限量供應的碳烤牡蠣,讓遊客大快朵頤,是目前最受歡迎的海上休憩活動。(交通部觀光局企劃製作)